刚刚忙完手头的工作,才晚上9点半,卸载掉王者荣耀的我,已经无法情绪充沛地奋战到凌晨两点了,感觉时间慢了很多。准备刷刷手机,再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可做。

平静如水的聊天工具里,突然闪出一条消息。

“今天是我妈妈的五七”

看到这句话我心情沉重,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复。

给我发消息的,是一位陌生人,也是朋友。

我们相识在4月,被上海疫情关在家里的第N个早晨。

那天醒来迷迷糊糊翻看着朋友圈。看到一位不经常发言的朋友,她是一位善良、温柔、强大、乐观、眼界开阔的妈妈。这位阿姨叫“张访球”。

访球阿姨

我们是去年过年的时候,在回家的火车上认识的。一路上,相谈甚欢。

从陌生人之间一言不发,到开口讲话,是因为口罩。

访求阿姨坐在我旁边,一直以来,我坐车的时候基本不跟旁边的人打交道,更别说聊天。但这次,是我主动开的口。

阿姨生病了,咳嗽很频繁,咳嗽的时候还带有强烈的呼吸声。可能是因为口罩捂着不舒服,她便把口罩半拉下来,这样鼻子能呼吸新鲜空气。

不知情的我坐不住了。心想旁边坐了一位咳嗽的人,还不好好戴口罩,每一个毛孔都在催生我的防疫意识。

“阿姨,车上人多,您把口罩戴好吧。”

我忍不住开了口。

听我说完,她立马把口罩规范戴起来。

不好意思地说:“口罩(咳咳…) 捂着不 (咳…) 舒服。”

她看上去病的很重,座位底下,放着一个X光片子,大概率是刚从医院出来的。

……

后来,可能是因为路途漫长,阿姨向我打开了话匣子,让我对她,对她们家都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
访求阿姨是一位退休老干部,过来上海儿子这边玩,过年了,一大家子人会回到老家过年。这次是大儿子陪她回来。

阿姨博识多学,见多识广,眼界开阔。家庭幸福,两位儿子都很孝顺,丈夫还是一位肝胆忠烈,捐躯在岗位上的烈士。小儿子继承父志,少年参军,在军营挥洒十余年青春。

访球阿姨人如其名,到访过地球上十几个国家。跟我描绘了很多国家的人土风情。

我们就这样闲聊着,不知不觉4个多小时过去了,高铁从上海虹桥开到长沙南。

意犹未尽的我们,下了车。因为聊得太投机,我觉得缘分难得,于是提出加了阿姨的微信。

到下车的时候我才见到她的大儿子。或许是看我们聊得太起劲不想打扰我们,全程,大儿子都在别的空位上坐着,本来三人位的座椅,变成了我和阿姨的私人包厢。

出站的时候,车站要检验手机里的核酸记录,阿姨不会用,我顺手帮她解决了,就像老朋友一样。

之后,我们各自奔向自己家里。


大概是4月中旬,我早上翻朋友圈的时候看到阿姨发的一张照片,里面是她和两位儿子游玩的照片。配文“我在,我儿子就在。”

我想到他两位儿子都在上海,她大概率也来到上海了。当下正是每天几万例疫情感染的时候,想提醒她多注意防护。带着不确定,我在朋友圈下评论了一句:“阿姨,您在上海吗?”

过了一会,没有回复,想着阿姨应该在忙,或者不会用微信,不懂这些评论怎么玩的。就没在意,去忙着整理公司寄过来的防疫物资。足足有5斤肉,还有一箱子蔬菜。

在给这些食物做酒精spa的时候,收到了访球阿姨发来的微信。

我点开来,然后原地愣住。

  • 毛毛你好
  • 我是她儿子军军
  • 她大前天晚上11时走了

(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,我又回到了当天看到消息的一刹那,无从下手后面的文字。)

此刻,仿佛又回到了去年那个至暗时刻。在一次聚会上突然看到家人群里表姐发来的消息:“外公在上午11时仙逝了!”

我听错了、我看错了、怎么可能? 这些字眼在脑海里一闪而过。

真希望这个群是别人的群,这个微信不是我的账号,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在我身上。

但,它就是发生了。

就如同我认为上海不会爆发大规模疫情,就算爆发了,也会很快消失。

当我被通知,离我工位2米距离的同事被确诊阳性的时候。我才愿意相信,疫情确确实实真实地发生在我身边。

这位仅仅见过一面的,聊得畅快的阿姨,从此就不再有聊天的机会了。

或许是她内心的善意,让我这位旅途中的陌生人,有幸听完她的故事。

就像看了一场很长的老电影,聊天中,我知道了她半生的经历。当然,大部分是阳光积极的一面,那些不好的,她总是一笔带过。

她告诉我,水里有一种寄生虫,会吸食血管,当年她丈夫因为响应组织去洞庭湖开荒,染上了这种寄生虫。几个月之后才发现不对劲,那时候身体已经非常虚弱,无法医治。

她告诉我西方国家的奶牛吃的不是草,是包浆的谷物。他们的牛奶像蜂蜜一样可以拉丝。所以他们的孩子比我们强壮。她们不仅吃牛奶,还大口吃肉,每天都是炸鸡牛排,营养比我们丰富很多。

她还告诉我她在儿子的小区里教会了上海的大爷大妈们打“跑胡子”,每天都有人喊她打牌。

纵然上海繁华似锦,她心心念念的,还是老家那一方土地,还有那群玩得开心的姐妹。

她想一直呆在老家,但是因为病重,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,只好把她带到上海。纵然有个看病的机会,大城市总比家里要方便很多。

可她不知道的是,就是这样一个超大城市,最后竟容不下她一张病床。

这是访球阿姨去世前不到一周的时间,给老家的姐妹回复的消息。

这时候的她不知道是承受着怎样的病魔,但她丝毫未提及病痛,只是简单说在家呆着无聊。并对解封充满了希望,对领导层给予高度评价和厚望。从这段文字就能感受到阿姨的大爱和纯真。

可惜,最终还是没能等来解封。再也等不到了。

疫情发展到今天(2022年3月中旬-2022年5月16日),上海新增31+746例,部分区域开始复工复产。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封控状态。

阿姨期待的那一天,很快就到来了。


从此,疫情早日解封,已经不是我个人的期望,也是希望您能听到看到解封的消息。走的安心。

写下这段话,也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。

今天是您的五七,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,也是您带给我的回忆。

路上慢点,一路走好~

(借用您儿子的照片祭奠您)

(2022年05月17日 晚)